拆除人工血管

第一次聞到所謂的燒焦味

基座上有三個定位點,導管有15公分
紫色的是基座,打藥就是從三個定位點之間的區域下針;白色的管子是導管(15公分),接到中心靜脈。
目前平台還在測試階段,主要生活還是在我的instagram上!也可以到我的wordpress看最新文章!然後我不知道為什麼圖片會變形😢
上網找不到怎麼弄,誰來教我怎麼調整啦~~

2021/01/06

姐姐前一天晚上北上來,陪我一起去手術(走的時候發現又忘記拿之前上傳長庚X光和MRI的光碟片了!)

這次是在兒童醫院的外科開刀,我是安排在下午第一台刀
原本應該要13:00報到,結果因為我睡過頭,所以13:40才到,有約門診手術的其他三個人都報到了,只剩我最後XD

插卡報到完,門診手術室的金屬門打開,裡面穿著手術服的護理師確認我的身份。
之後要先簽手術同意書,由醫生先說明手術風險、還有大概要怎麼拆
跟我確認開刀側 開什麼刀

再來去更衣間換手術服(正著穿),因為手術室是上半身,褲子如果沒有金屬扣子、拉鍊不用脫。
再戴手術帽、穿手術鞋(套在布鞋外面)

進手術室

算一算這已經是我第四次進手術室,去年四月開刀取出大腿腫瘤、六月凍卵、九月裝人工血管,手術室ㄧ樣有兩個大大一環的燈,旁邊的鐵櫃上有藥品。

護理師請我躺在手術床上,幫我上兩層棉被(一薄、一厚),薄的那件是熱的!
小腿上貼冰冰的電導片(因為用電燒刀帶電,需要把多的電帶走),右手指夾測血氧的,左手綁血壓帶(5分鐘量一次)

我看了一下在牆上的電子時鐘,是14:05,暗自猜想應該一個小時內會結束(我的化療主治醫生說很快就拆好了的~)

醫師要我頭往左側轉,把手術服解開一些消毒右肩膀
因為右邊就是無菌區,護理師要我之後就不可以轉頭

醫生裝了頭架,上面蓋綠色的布,之後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以下都是感覺來的喔~~)

先打麻醉打4、5針

醫生說割的長度會跟裝人工血管差不多大

之前在影像科血管攝影室放人工血管

是用內頸靜脈(醫生說皮下看到的管子會比較長),而導管和血管會縫一圈固定,基座也會稍微縫在肌肉上固定(但是手術後動太大還是有機會位置跑掉所以裝之後短時間不可以亂動)

回來當天拆的部分

拆導管

醫生說要先拆管子,再拆基座

『滋滋滋…滋滋滋』

原來這就是之前上網查到的金屬器械滋滋滋的聲音啊~
再多滋滋幾聲,就出現燒焦味

我躺著是覺得空氣變比較厚
雖然什麼都看不到,但是我覺得很像是燒東西燒到煙霧瀰漫 的空氣厚重感!

感覺割了兩個地方

後來在拉扯拆管子
我有一下感覺熱熱的流出來(是血),而且蠻多的感覺,熱熱的東西沿著肩膀,流到脖子還有後面
醫生用紗布壓、擦(出來看手術服肩膀那也是紅的!)

拉血管了時候,那條血管感覺被沖東西,有一團東西晃過血管的感覺

然後醫生把原本的血管縫好,他說這條之後就會自己收起來,不能再用了(不懂為什麼不能接回去!!🧐)

醫生說裝人工血管血會自己找其他條回去

原本的血管切開裝置人工血管,就算拆掉也不會把兩端接回去

為我的內頸靜脈哀悼 😢

好像我蠻敏感的(年輕人也會比較敏感)
拆管子過程補了1、2次麻醉
麻醉打下去是像打很粗的針的感覺(劃刀還是比較痛)

拆基座

從基座(port)的頭開始拆
中間還是會用一下、用一下電燒刀
好像是會再用電燒刀把肉割開(?

鑷子拉一拉,再電燒刀 再拉 重複好幾次

原本醫生想要開比以前口還小,但是拉不出來,所以又開更大到跟原本一樣大

然後因為的肉長進去小洞(3個小洞都有長),所以拉的時候超痛 我的媽~

而且醫生剛開始好像不知道我是哪裡會痛,中間打好幾針麻藥,可能是有打不是我痛的地方🤣

縫線

醫生說用最細的線,疤會跟原本放入時同地方,縫線就是針刺進去、拉出來的時候會痛,穿一個地方綁一個地方,綁線倒是不會痛(之前裝是感覺穿不會痛,綁超大力被拉緊),大概知道是什麼感覺就比較安心。

最後放厚厚的紗布然後封上膚色的膠帶加壓止血,會有緊緊的感覺(隔天中午才可以打開來)

手術大約是14:00左右開始 14:50結束~整體來說電燒刀在沒有麻醉到的地方是最恐怖的,被刺痛、肌肉還會被電到抖抖的,痛痛的啦><

出手術房之後護理師來說明回家之後的注意事項

  • 拆線前 不碰水,上半身只能擦澡!!(去年開刀也是1個月不能洗澡,化療是5天住院都不能洗,已經很習慣…)
  • 約2週後回診拆線(1/20),是在西址的外科(上面寫給住院醫師拆)。
  • 拆線後 才可以貼美容膠帶,疤都長好才可以用除疤凝膠~
  • 開刀後1–2週維持人工血管不能提重物、手轉整圈的動作,不然疤可能會裂開喔 顆顆
  • 口服三天抗生素(6小時吃一次)、止痛藥(有痛再吃)、每天擦四環黴素藥膏
    (最後我總共只有吃一顆止痛 💁)
  • 回去每天換藥觀察有沒有比較多的流血、流膿,如果有發燒要去急診!

傷口護理

(要每天換藥)

用大棉支沾生理食鹽水,由內而外劃圈三次(範圍要超過要換的紗布),再用用小的棉支藥膏一樣由內而外抹上去 或是 直接一條滾過去

(天氣好冷,有時候弄東西弄太晚了,就兩天才換藥一次,我不乖 😆)

統整一下我感覺痛的程度

如果有麻醉好的話,劃電燒刀就是會隔一層東西在碰你,像蓋一條偏厚的棉被碰,可以感覺兩側皮膚微微分開~

沒有麻醉好的話就會刺痛+割+電的感覺(之前放人工血管沒有電燒刀的樣子,之前裝人工血管是一般的刀割,一般的刀比較像被割)

1.打麻醉針:像抽血刺下去,但更深更粗(督到比較深會痛一些,有時候針還要轉彎繼續打,但是不會一直上去的痛)(會痛但還可以接受)2.電燒刀:燒焦味、機器滋滋聲、刺、痛、肌肉抖3.一般刀:輕微像割傷,比較單純痛4.縫傷口:刺進去的感覺,加一點點痛,會有拉扯感(程度看醫生拉的大不大力囉)

程度比較:2 › 3 › 4 › 1(以我麻醉不夠的疼痛程度來比)

回家前去吃星巴克,和店員要了水吃止痛藥,原本不想吃的哈哈哈,但想說有點刺痛還是吃一顆好了

晚上6點開始吃第一顆抗生素,晚上12點吃第二次
這次開的也是那個每次出院吃的白綠色膠囊臭臭藥
(之前在急診用打針打過高劑量,是會連尿尿都是那個噁心味道,所以吃抗身素相對來說都是小case喇~~)

--

--

Fang-hsuan hsiao
Fang-hsuan hsiao

Written by Fang-hsuan hsiao

我是一個大四學生,2020年確診脂肪肉瘤,經歷了開刀、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想幫著同樣遭遇的人,提供我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No responses yet